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动态 >>通知公告

中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遴选拔尖人才成首措
编辑:      发表时间:[2011-03-01]       阅读:573

19所中国顶尖高校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一项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桔2月25日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透露,为尽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已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目标锁定为: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高等学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刘桔说,将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一系列意在破解国人渴盼拔尖人才的行动已经迈上征程。刘桔说,拔尖计划先行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实施,教育部已成立由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审定实施方案、选拔入选学校、指导各校的实施工作。参与高校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采取自主招生、二次选拔等途径,遴选有兴趣、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进入该计划学习,通过建立试点学院或试点班,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机制。

  靠什么孕育“大师”?拔尖人才究竟该如何培养?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又进行着怎样的创新?在通气会上,几所高校的创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解题思路。
 
  问题:老师照“PPT”宣科,学生靠“背功”过关,“填鸭式”教学、单一化评价,大学教育恶性循环
  创新: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开展针对问题的研究型学习,经受锲而不舍解决问题的过程磨炼
 
  研究生在学总人数达到19500人的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已成为该校培养创新人才体系中的重点。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策理介绍说,清华创新性教育是三管齐下:优化研究生、导师、学术团队三支队伍;大力建设课堂、科研、课外三大核心培养平台;牢牢树立招生、培养、发展三个全周期质量关。
 
  高策理透露,将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清华的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在清华的研究生教育中,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了教学内容,由此增强了课程的前沿性、引导性。同时鼓励师生开展原创性学术研究以及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目前,清华所有国家实验室(筹)、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类研究基地等向全体学生开放,为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拔尖人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高策理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有助于学生增强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此,清华建立了完善的包括联合培养、双联学位、交换生、海外实习、素质拓展、暑期学校、国际会议及合作研究、海外志愿服务等在内的学生国际化培养体系。据对2004级博士生的统计,至毕业离校,他们中的40%多都有出国的经历,“十二五,我们的目标是博士生在校期间100%都能出国。”高策理说。
 
  问题:重知识教育轻人格教育,重技能教育轻通识教育
  创新:探索四个融通——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
 
  从课程改革到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2009年,南京大学全面实施“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掀起全方位本科教学革命。
 
  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陈建群说,南京大学强调注重给予学生本科基础阶段全面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三三制”将传统专业教育“从一而终”的刚性培养模式变革为菜单式可选择的自主学习模式。打破了本科教育原有院系、专业壁垒,南大本科生感受到多重“冲击”:第一重,进校没有规定的专业“户口”,可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专业;第二重,全校所有课程成为每个学生的“囊中之物”,每学年开放课程人次达到12000余次;第三重,低年级起就不断地和名教授“零距离”接触;第四重,公共基础课程根据学生能力不同、专业准入准出标准不同划分了不同的难易层次;第五重,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人才不用再跟随专业学术类人才一起“陪公子读书”,大家有了实现个性化成长目标的机会。
 
  问题:学文科的不懂数理化,学理科的不会写报告,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和一致性要求,教育土壤和学术土壤不利于杰出人才“冒”出来
  创新:融合“拔尖”、“创新”和“人才”内涵,构建促进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
  创新=“厚基础”+“善思维”+“常实践”,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蒋毅坚说,对学校来说,关键是构建促进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包括硬设备和软设备。
 
  蒋毅坚说,该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理念、氛围、机制、师资等方面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支撑,比如开办“工程大师论坛”,请名家传授工程实践经验,安排创新学分促进学生学习探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则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实验示范区,进行深度改革和重点突破,探索新模式。按照小规模、高规格、精英教育的原则,2002年北航成立了高等工程学院,通过“百里挑一”的二次选拔,全部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能力和创新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法工程师学院则借鉴法国工程教育经验,将通用工程师国际标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致力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大工程的高端和大师级拔尖创新人才。
 
(编辑:石永波)
 
通知动态

版权所有: | All Right Reserved 20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
雁塔校区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710055 电话:029-82201498转8512 | 陕ICP备05001615 V8.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