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制度 | 最新公开信息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受理方式 |  监督投诉|  建大主页
受理部门:校长办公室
办公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3号
时间:工作日 9:00-11:00
      14:00-16:30
电话:029-82202274
邮编:710055
E-mail:xiaoban@xauat.edu.cn
最新公开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最新公开信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5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25-10-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精神,按照陕西省教育厅关于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工作提示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公开实施细则》要求,结合学校本年度信息公开执行情况,编制本报告。

    本报告中统计数据的时间为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报告内容分为八大部分,具体包括信息公开工作概述,信息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以及信息公开清单事项公开情况表。

    一、概述

    本年度,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推进教育公开的总体安排,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以规范、及时、高效的信息公开工作助力学校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牢办学方向学校深刻把握“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的战略定位,将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的重要指示。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政治学习、专题培训等形式,引导全体教职员工深刻领会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确保信息公开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

    ()完善制度机制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学校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国家关于政务公开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以标准引领和数字赋能为双主线,持续优化信息公开平台体系,着力构建高效、便捷、全覆盖的信息公开渠道。充分发挥官方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通过优化栏目设置、完善检索功能,提升信息获取便捷性。整合OA系统、学工系统等校内平台,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实现“常规信息定期更新、重点信息即时公开”的联动机制。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创新信息发布形式,及时推送师生关切的热点信息。同步完善“校长信箱”“信息公开信箱”等线上互动渠道,结合校园开放日、师生座谈会等线下方式,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公开服务格局

    (三)加强平台建设管理,提升信息服务学校持续深化信息公开工作,全方位推进信息公开平台体系建设,有效保障师生与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严格规范新闻稿件“三审三校”流程,提升了公开信息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持续巩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阵地,改进新闻报道,加强主题策划,增强了对外宣传内容的传播效能;利用新兴媒介和AI技术平台及时开展信息发布、政策解读与互动交流,全年回应师生关切问题64000余个,显著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与互动性;加快推进学校中英文网站改版,着力打造融合线上线下、覆盖传统与新兴媒体的全平台矩阵;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信息公开格局,切实提升了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与效能。

    二、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信息情况。本年度,学校通过各类媒体平台新增主动公开信息5100余条。其中,通过学校新闻网公开信息1400余条;通过出版《西安建大报》24期,发布信息近1700条;通过校园广播340期,播出11100分钟;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开信息246条;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信息100条;通过官方微信视频号公开信息189条;通过官方抖音发布信息80余条;官方B站发布精品课程2门,总计32节;官方小红书发文100篇;通过宣传橱窗、海报等形式公开信息100余条;官方人民号发文30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刊发转载学校相关报道22条(篇)。

    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发布平台,向教育厅报送各类教育信息23篇,在教育厅网站、微信、微博公开信息13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陕西卫视、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西部网、群众新闻网等媒体刊发我校重大活动、重要成果等信息710余条。

    (二)重点领域公开信息情况。学校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招生、就业、财务、人事、资产、招投标、工程建设等师生高度关注的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

    1.招生信息方面。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六不准”“十严禁”“30个不得”和招生信息“十公开”等纪律规定,规范工作制度,严格工作程序,认真组织各类专项考试考务和录取工作。做好招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不断丰富学校招生官方媒体内容建设。举办第十八届校园开放日暨招生咨询会,接听咨询电话12000余通,累计回复家长在线问题12700余条。相继推出“招生面对面”、“学长学姐说”“遇建”等原创内容180余篇,线上全媒体浏览量突破500万。参加中学招生咨询会、大型招生咨询会和主流媒体宣传100余场,先后接待目标中学2000余名师生来校研学。通过本科招生信息网及时公布年度招生简章、招生章程、专业介绍、招生计划、往年录取分数和录取新生名单等信息。对入校新生录取通知书、身份证、纸质档案等材料进行复查。主动接受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学校纪检部门的监督。

    2.就业信息方面。持续夯实“12410”就业工作体系和“学校+学院”“线上+线下”立体化招聘服务体系,实施“领航计划”“百日冲刺”“访企拓岗”等促就业工作方案,举办各类双选会17场,校园专场宣讲会380场,提供就业岗位7.6万余个。深化“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深入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发挥校领导带头做好就业工作的示范作用,走访企业234家。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荣获陕西省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1项。深化“直播带岗”“就业咨询室”“深造率保障计划”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品牌活动,受众学生达1.8万余人次,举办“大思政视域下的辅导员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核心能力进阶研修班”,全校53名专兼职就业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建立重点帮扶台账,联合全校党员干部、广大校友群体,加强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兜底帮扶,确保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百分百就业。

    3.教学质量方面。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教学质量信息公开的有关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相关信息。学校通过校园网向社会公布了专业设置、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等内容;通过教务处网站公布学生转专业、免试研究生推荐、学生辅修、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等内容。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向师生公布学籍及考试信息查询、全校开课情况、学生所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情况等内容。并按要求向社会发布学校《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4.财务信息方面。按照国家对财务信息公开“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平台、统一公开内容、统一公开格式”的要求,在学校信息公开网站,对学校年度部门预算、决算等财务信息依法依规进行公开,做到了公开及时、内容完整、数据真实、形式规范,数据前后一致。

    5.人事师资信息方面。学校将中层干部选拔、任前公示、任免信息、考核、人事政策、职务评审、岗位聘用、人员招聘、各级先进评选及结果等涉及到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方面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公开信息,广泛接受师生监督。

    6.资产、招投标、工程建设等信息方面。学校以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学校采购管理制度为依据,按要求及时公开家具、仪器设备、图书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公告,招标采购工作严格执行事前公告、事后公示的原则,主动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做到招标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透明。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按照规定,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负责日常信访接待工作,通过校长信箱和信息公开专用信箱接受线上来访。2025年度,我校没有收到相关申请公开事宜。

    除学校档案馆按规定收取复印成本费外,不对信息公开申请收取任何费用。

    四、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

    2025年度,学校以提升治理能力为导向,不断拓展信息公开渠道与内容。对于重大决策及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信息,均通过文件、会议、网络等载体及时、准确公开,切实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取得了良好成效。

    五、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

    2025年度,我校未收到任何关于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亦未发生因信息公开申请而引发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

    六、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25年,学校部分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对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仍需深化,主动公开信息的意识相对薄弱。对信息公开范围的理解不够准确,存在应公开未公开的情况;信息更新不够及时,未能完全在信息形成或变更后及时完成公开;信息发布的规范性有待加强,部分公开内容的格式和要素不够统一。学校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的改进与提升:

    (一)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公开的主动性与规范性。学校将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组织校内各单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新时代信息公开工作对于提升治理能力、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通过压实主体责任,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信息公开第一责任人,不断增强各单位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进一步细化公开流程与标准,明确各类信息的公开时限、格式要求和审核程序,确保信息公开的及时、准确和规范。

    (二)加强能力建设,打造专业化工作队伍。学校将通过专题报告、主题研讨、调研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国务院、教育部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信息公开的最新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培训内容将涵盖信息公开范围界定、保密审查规范、公文写作与处理、新媒体运营以及舆情应对等方面,着力提升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技能和综合素养,夯实信息公开工作基本功,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

    (三)持续优化平台功能,提高信息公开服务效能。一是优化官方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强化信息检索功能,实现“一站式”信息查询服务。二是推动平台数字化转型,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探索个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问答服务,提升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三是深化政民互动,完善“校长信箱”“信息公开邮箱”等线上互动渠道的办理反馈机制,并加强重要政策的多元化解读与发布,增强信息传达效果。通过以上措施,构建一个渠道畅通、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信息公开平台体系。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此事项。

    八、清单事项公开情况表

    见附件:https://xy.xauat.edu.cn/xxgk/cwgk/2025cw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