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六届一次教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学校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五年。五年多来,全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双一流”建设目标,持之以恒深化综合改革,坚定不移推进内涵建设,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争创一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1.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建立并落实党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领导班子在省属高校目标责任考核中四次被评定为“优秀”等次。持续深化新时代党建“双创”,6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名学生党员获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学校党委获批“陕西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累计发展党员9200余人。积极配合省委巡视组顺利完成巡视工作,有力促进了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水平的提升。成功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召开教代会5次、团代会2次、学代会5次、研代会5次、党政工研讨会8次,支持各民主党派、侨联等加强自身建设,大统战格局进一步完善,办学治校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2.顶层设计不断优化。研究制定学校“十四五”规划,提出五年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各项任务进展符合预期。借鉴世界和国内一流大学成功经验,深入分析学校发展形势、优势、机遇和挑战,提出构建“11445”发展新格局并制定建设方案,强化我校在“两高一疆、一河一城”的学术底色和优势,矢志建设丝路沿线学科门类最全、培养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建筑科技新高地,在全校上下形成广泛共识,建大人争创一流的路径更加明晰、信心更加坚定。
3.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坚持依法治校,修订“一章八制”,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完善。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修订学院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成果评价等制度办法,以质量、贡献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全员岗位聘用,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施团队岗位聘任,有效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实施准长聘制度,人才吸引力进一步提高。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学院布局,推进“11445”示范学院创建,学院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成立交叉创新研究院和未来技术学院,打造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交叉创新增长点,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本科生院,构建系统化的人才培养组织管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立科学技术研究院,建立全过程综合科研管理体系,提高有组织科研的能力水平;规范教学、科研、教辅及附属单位的功能定位,机关服务保障效能进一步提升。稳妥推进校办企业改革,华清学院转设有序推进。
4.“三全育人”格局不断完善。坚持“五育并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持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获批陕西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立德树人“千问千答”工程,荣获“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持续提升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力,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获批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开展“体育运动红旗院”精神传承行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获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大学生组团体总分第一,再创建大体育新辉煌。加强美育和劳动教育,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入选陕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5.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聚焦“建筑科技”优势特色,围绕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科评估提质扩面、博士点新增取得突破三类目标,不断优化调整学科布局。4个学科入选教育部优先发展建议清单,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全球前1.15‰。6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11个学科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榜单,建筑学始终位列“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
6.本科教育基础进一步夯实。修订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深化“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加快优化专业结构,新增11个本科专业,撤销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1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截至目前,我校通过认证专业已达 16个。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质量不断提高。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首届全国优秀教材3部。加强教学督导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构建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多措并举狠抓学风,质量保障更加有力。作为陕西省第一所部省协同试点高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并获专家组高度评价,扎实做好整改提高“后半篇文章”,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7.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建设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开展导师团队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导师个体培养向团队培养转变。持续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研究生学术创新与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获准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3篇,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935篇,参与授权发明专利1339件。获准教育部主题案例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学校连续五年进入中国研究生教育高校竞争力排行榜百强,2024年上升到95位。
8.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着力打造建大“双创”品牌,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承办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挑战杯”省赛、“互联网+”陕西赛区比赛等多项重大赛事。获国际、国家级奖项5000余项,第三次问鼎UIA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连续两届获IFLA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第一名,“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物理实验、大学生英语等竞赛均实现历史性突破。进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20强,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教育部“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9.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加强科研平台建设,获批5个国家级平台、28个省部级平台,获批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属高校首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实现高层次科研平台重大突破。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强有组织科研,承担自然科学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4项,首次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66项增长到104项,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43项,其中华夏建设科技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首次获“科学探索奖”。高水平论文从296篇增加到1531篇,发明专利从228项增长到373项,在《Nature》子刊等顶级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深化科研“放管服”改革,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科研经费逐步增长,在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榜单位列第48名。入选全省首批“三项改革”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获批全省首批大学科技园和首家秦创原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秦创原绩效评估位列全省高校A等第一。
10.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人才工作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成立教师发展研究院,构建了覆盖全体教师的师资培养体系,促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新增博士师资489人,引进“雁塔学者”特聘教授34人,新增二、三级教授111人次,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职引进南非科学院院士1人,新增国家级人才18人次,省级人才72人次。6个团队入选全国、陕西“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人荣获“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4人被评为陕西省师德标兵或先进个人,3个学院入选“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
11.国际化迈出显著步伐。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百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联合成立的安德学院,已培养毕业生750余人,本科毕业生升学率接近60%,其中被海外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录取的比例超80%,实现了人才培养的“低进高出、高进优出”。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级3项、省级4项,柔性引进外国专家63人,长聘外籍教师76人次。在省属高校中首家获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举办“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发起成立包含23个丝路沿线国家45所高校的“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签署《西安共识》,为丝路沿线建筑类高校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平台。
12.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坚持以付出获取支持,以贡献赢得尊重,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整合相关学科资源,积极支持筹设西安戏剧学院,为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了建大力量。深化合作共建,实现陕西省、教育部和住建部共建,与宁夏、青海等地方政府以及中建、中铝、中铁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共建校地、校企合作研发基地90余个,承接横向及社会服务项目7300余项。坚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积极开展抗震救灾、规划下乡、农村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参与南海岛礁、雄安高铁站、盐湖提锂等重大工程,支持制作的《文脉春秋》等精品力作在央视等主流媒体热播。助力洛南、丹凤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山阳驻村帮扶扎实有效,学校在全省“双百工程”考核中5次获优秀,入选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隆重举办纪念办学125年并校65周年暨“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创新发展大会”,承办“新时代土建类人才培养暨2022大学校长论坛”等一系列高水平活动,充分彰显了建大的办学实力和号召力。
13.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坚持开源节流,学校年度收入从15.07亿元增长到19.19亿元,年度支出从14.38亿元增长到18.74亿元,资产总额从67.23亿元增长到71.77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从1.41万元增加到1.69万元。校属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全资、控股企业产值由2.17亿元增长至9.12亿元。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连续两次荣获“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加快校园基本建设,草堂校区紫阁书院、图书馆、游泳馆、体育运动中心、主田径场、工程训练中心、绿色建筑示范中心等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雁塔校区工程设计实训大楼竣工。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完成教室智能化改造,获批陕西高校“智慧校园示范校”。加快实施校园节水节能改造,荣获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称号。
14.民生工程持续推进。始终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持之以恒改善民生。较大幅度增加基础绩效,教职工收入水平稳步提升。落实离退休老同志“两项待遇”,三次调增离退休教职工生活补贴。发放各类学生奖助补资金7.01亿元。持续推进学生公寓、食堂、浴室提升改造,实施教室空调加装和南院多层住宅楼电梯加装工程,高质量完成南院家属区老旧小区改造,草堂校区教职工公寓交付并投入使用,师生员工学习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加大基础教育投入,附属学校育人环境和办学质量持续提升,附属中学获批省级“示范高中”。
15.安全稳定防线不断巩固。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意识形态责任制有效落实,舆情应对坚决有力,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壮大。建立健全稳定安全工作制度和风险研判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水平,深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强化师生国家安全和保密意识,确保了校园和谐稳定,获批省级“平安校园”和全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奋斗饱含艰辛,成绩来之不易。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在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校师生员工,包括离退休老同志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高等学府,我们始终高举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坚持崇尚学术、自强报国的价值追求,高扬知识分子精神,不畏艰难、敢为人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践中,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我们具有我国乃至国际上最全最长的“建筑科技”学科链群;我们拥有30余名国家级人才领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他们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我们培养了包括14名院士在内的30余万名校友,他们遍布全球,扎根各领域各行业,是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建大”。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每位建大人都有着爱校如家的精神传统和兴校强校的强烈愿望,都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努力拼搏,这正是我们在新时代振兴建大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近年来,全校上下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团结一心,奋力构建“11445”发展新格局,各项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可喜局面,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我们取得了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大突破,等等。可以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学校能否挤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梯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就要看这关键的几年!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相较“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广大师生员工及校友的期盼,我们还有不少短板和不足:一是学院学科专业布局还不够优化,传统学科转型步伐还不够快,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培育布局不够,新的增长点少,“四+”转型缓慢;二是招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和困难,生源质量下滑态势还未扭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三是科研的规模还不够大、层次还不够高,标志性科研成果还不够多,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有力,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四是一些关键指标与“双一流”高校还有一定差距;五是人才队伍整体结构不够优化,高层次领军人才仍然较少,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还需要提升;六是办学经费紧张,资源有限,发展保障能力还不够强;七是干部队伍、教师队伍的担当精神、创新能力和追求卓越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我们一定要正视问题,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刻影响,高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布局也随之发生着深刻复杂的演变。步入新发展阶段,教育优先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共建“一带一路”、“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全面推进,给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要思考,建大如何才能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更多引领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建大如何才能紧紧把握科技创新浪潮的时代脉搏,成为更多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孵化地?建大如何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从而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赢得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面对这一发展形势和问题挑战,我们既要着眼现在,克服当前困难,提高各项办学指标,不断追赶超越;又要立足长远,优化顶层设计,深化综合改革,扎扎实实打基础,老老实实练内功,不断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已经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总体思路,那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学术立校、自强报国”办学理念,坚持“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求真务实、苦练内功”基本思路,聚焦“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构建“11445”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体落实下来就是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师资队伍为保障,以科学研究为动力,以社会服务求支持,以学科建设谋发展。这是我们守正创新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志们,学校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任何松劲和懈怠都可能让我们错失发展良机。希望大家发扬“想尽千方百计、费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也要把事情做成的“四千精神”,把每项工作做到极致,把每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把各项政策用到极致,把内外资源挖掘到极致,以时不待我的精神,攻坚克难,鼓足干劲,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奋进的路上,我们也要努力营造“四种氛围”,即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谐有序的工作氛围、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和底蕴厚重的文化氛围。无论是单位之间还是单位内部,大家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相互成就,每个人都心情舒畅、干劲十足、各得其所,在舒心愉悦、团结协作、良好真诚的校园里,享受奋斗的乐趣!
我坚信,只要在奋进的过程中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措施有力,把学科布局好,把优势发挥好,把特色彰显好,把资源调配好,把师生动员好,把精神提振好,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再难的事情都能够干成,学校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三、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位,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就是要到2028年,“11445”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这一首要目标,未来五年,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全面深化改革,优化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以“一章八制”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推动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调研论证,制定好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草堂校区建设,明确校区功能定位,不断优化两校区办学格局。聚焦新形势新变化,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夯实学院办学主体责任,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理顺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升机关服务效能。完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成果评价等制度办法,树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鲜明导向,探索建立岗位职员制,积极推进聘任制改革,完善多元化用人制度。完善教代会、工会、学代会等民主监督机制,深入推进依法治校。
2.强化学术引领,全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贯彻落实“一校一策”有关要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以“建筑科技”学科链群为轴线,组建若干学科群,布局建设一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通过补链、延链、强链,构建既具有鲜明特色、又高度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结构体系。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按照“高峰-高原-高地”三个层次优化落实建设目标任务,支持各学科在不同层次争创一流。提升学科建设国际化水平,开展高峰学科国际评价,扩大学科国际影响力。强化学术共同体建设,从“校内、国内、国际”三个层次,建立“共建、共享、共赢”机制,推动各学科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成果等方面产出标志性成果。
3.坚持以生为本,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完善“十大育人”体系,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千问千答”工程,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优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构建富有建大特色的“大思政课”格局。稳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深入推进学科交叉、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优化本硕、本博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本科专业提升计划”,加强专业整体规划,推动专业内涵提升、特色发展。实施“三百计划”,培育百门名课程、百部名教材、百位教学名师。坚持从严治学、从严治教,强化教师责任意识。构建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推动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实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增强研究生培养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贡献度。实施“优秀论文提升计划”,全面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水平。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夯实校、院、学科、导师责任,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加强学习空间建设,强化研究生教育保障。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实施“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完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推进“课赛一体化”建设,将双创育人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再上新台阶。多措并举提升生源和就业质量,厘清我校招生就业工作在当前经济形势和土建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下面临的巨大挑战,深入实施“生源质量提升计划”,积极构建适应新高考的全员招生工作体系,创新招生宣传模式,有效提升生源质量。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计划”,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筑牢全员化就业工作体系,加大指导帮扶力度,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4.聚焦“四个面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科研“放管服”改革,以“大人才、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转化”为引领,加强有组织科研工作。强化学术带头人引擎作用,汇聚高水平人才团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结构。发挥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引领作用,加强科研平台内涵建设,做强国家级平台,不断新增省部级高层次重大科研平台。持续推动校内高水平学术论著、重大技术进展、标志性工程评选,引导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内外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力争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持续深化“三项改革”,积极融入秦创原建设,优化“研究院+公司”模式,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校办产业做大做强。提高参与国防军工项目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拓展科研资源新的增长点。
5.加强人才引培,努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全面提升学校人才队伍的工作活力和整体效能。围绕“双一流”建设和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全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高质量完成年度百人引才目标,推动人才队伍规模更大、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实施“优秀青年学者支持计划”,优化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建设成规模、实力强、潜力大的人才“后备军”。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建立涵盖师德师风、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教书育人先进典型选树力度,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6.扩大开放办学,不断提高学校国际影响力。充分发挥“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的平台效应,持续拓展合作高度、深度和广度,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用好各级政府来华留学生政策,持续打造“留学建大”品牌,稳步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积极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在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本科生“4+0”培养、联合科研等领域的合作,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大力推进教师海外交流,提升教职工国际化素养。充分发挥建筑科技学科优势,瞄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拓展与国有大型企业境外机构的合作共建,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业咨询、工程实践等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美誉度。
7.优化整合资源,不断提高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坚持开源节流,既要吃透用好国家政策,广泛聚合各类资源,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争取更多的资源、项目和资金,又要坚持过“紧日子”,加强统筹规划,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每一分钱、每一点空间、每一台设备的使用效率。全面提升校园智慧化水平,推进学校信息资源和软硬件资源的有机集成和共享,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校园业务一网通办,加速教育教学智慧化转型,加快智慧安全消防一体化系统建设,推动信息化与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持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美丽整洁、舒适高雅”,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参与教育,让学校的每一个空间都体现育人。
8.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深入实施“文化铸魂工程”,丰富建大精神内涵,构建大学文化体系,推进文化铸魂赋能。加强校史研究,挖掘校训、校风、校歌、办学理念的文化内涵,深入开展“体育运动红旗院”精神传承行动,健全完善建大荣誉体系,激发爱校荣校强校情怀。秉持“学术立校、自强报国”的办学理念,实施“学术繁荣计划”,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提高学报等学术刊物质量。优化书院育人模式,构建“文化阵地协同育人”新模式。完善形象标识系统,优化全媒体格局,推进省级文明校园创建,提升大学文化影响力。厚植校园廉洁文化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9.持续改善民生,提升师生幸福指数。持续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建立学校发展与收入增长联动机制,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加快学府城、子午书院规划建设,积极推进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常态化推进教室、宿舍、食堂、浴室等提升改造,优化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深入开展校园交通秩序专项治理,破解校园停车乱、停车难问题。加强校医院建设,改善师生就医条件,提高健康服务水平。加强对离退休老同志的关心关爱,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困难教职工帮扶工作。完善中、小、幼办学条件,加强附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紧抓“完整社区”建设机遇,充分挖掘内外部资源,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为教职工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社区服务。
10.强化底线思维,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化稳定安全综合治理,完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校园”。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坚决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切实维护政治安全。深化网络综合治理,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生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研判,提升应对处置水平。加强校园传染病防控,守护好师生健康。
各位代表!大争之世,非优即汰;崛起之时,不进则退。在此“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全体建大人更要保持攻坚克难的拼劲、改革创新的闯劲、久久为功的韧劲,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务求实效,将学校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奋力开创“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