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好!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审议。
第一部分 2016年工作简要回顾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按照“以质量特色求生存,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以服务奉献谋支持,以精细管理提效率”的发展思路,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对标国家“双一流”、陕西省“四个一流”和追赶超越目标,系统科学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各项事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三五”的稳健起步。下面我从12个方面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回顾。
1.“十三五”发展规划开局良好。一是加强学校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高内高水平大学,到2020年学校综合实力力争达到并保持在国内百强之列的奋斗目标,配套制定了本科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开放办学以及大学文化与校园建设等八个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二是紧密对接国家“双一流”和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目标要求,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研究制定了学校追赶超越实施方案和目标。三是加强任务分解,落实目标责任,将规划完成情况纳入院(系)和部门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截止2016年底,“十三五”规划制定的60个核心指标中,31个指标年度完成率100%,进展指标“十三五”平均完成率为21.5%。
2.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显著。一是四个试点学院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进一步激发学院办学活力。二是深入推进教师合同聘用与管理机制改革,推进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加强不同学科师资队伍的分类指导。三是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先导,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引导作用,出台了《绩效工资暂行实施办法》。四是深化资产资金绩效管理改革,不断提高国有资产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对学校设立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效益评估和绩效考核。按照“按需配置、高效利用、贡献导向、有偿使用”的原则,出台了学校《公用房管理办法》和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五是进一步理顺机关管理职能,将人事处教师培训工作划归教师发展中心,同时按上级要求成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办公室;将产业集团的教工饮食服务职能划归后勤集团的饮食服务中心;实施家属区物业管理社会化后将总务处的水电收费业务划归后勤集团,实现了相关业务的归口管理,提高了管理效能。
3.校庆纪念活动精彩纷呈。按照“总结经验、展示成就、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主题和“热烈、简朴、务实、鼓劲”的原则,突出学术性、文化性和内涵性,成功举办办学120年并校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开展系列纪念活动50余项,召开特色高水平大学创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动员大会,举办“中国工程科技-秦巴论坛”、“一带一路”建筑发展论坛,召开第三届校董会第一次会议,出版校志、《甲子六书》,建设学术文库,举办并校60周年成就展等等。校庆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承和弘扬了学校文化和大学精神,展示了学校师生员工的良好精神风貌,增强了广大师生、校友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信心和决心,很好地达成了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目的。
4.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一是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和现代书院制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完全学分制、专业链群建设等教育教学改革。修订实施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通识教育体系、专业教育体系和综合素质教育体系。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冶金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入校认证考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申请获得通过。新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二是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提高了课程的实效性。改革导师遴选办法,实现由资格向岗位转变,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分类制定博士、学术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标准与培养方案。3篇论文获陕西省优博论文(位列省属高校第二名)。三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原科级建制的创新工程办公室的基础上,新成立了处级建制的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年大学生获国际、全国性奖项384项,省级奖项430项。学校入选“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四是招生就业工作水平稳步提升。深入实施“招生-就业提升计划”,生源结构更加合理,创业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全年招收本科生4630人、博硕士研究生2196人。研究生、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1.65%、93.31%,继续保持在全省较高水平。学校入选“陕西省首批示范性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
5.学科内涵建设得到加强。一是精心组织,统筹协调,优化学科资源配置,组织23个一级学科参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通过学科评估,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方向,突出了学科特色和优势。二是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开展了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新增设计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三是密切关注国家“双一流”和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政策动向,提出了我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制订和实施ESI提升计划,工程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进一步提高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
6.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是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新进展,已通过省部会商和科技部专家评审。加强高端智库建设,成立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建设稳步推进。二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成效显著。2016年,学校新增3个团队通过科技厅组织的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专家评审。三是国家科技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学基金取得新的突破。2016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连续4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36位)。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8项(其中一等奖5项,首次获得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由我校完成的《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荣获全国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在学界引发强烈反响。获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9项(经费4000余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项,国家级人文社科类项目6项(首次获准国家艺术基金1项)。全年科技合同额2.5亿元,到款总额2.25亿元,较上年增长12.5%。中国大学专利奖全国高校排名第38位,中国高校产学研成交额全国高校第19位。学校荣获第八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先进集体”(陕西省唯一获奖高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和创新成果奖”,学校产学研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7.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优秀人才支持办法》《兼职教授管理办法》等,持续实施“院士工程”“、“青蓝工程”、“雁塔学者计划”等项目,举办青年学者论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大师级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二是深化盯科研、盯课、盯岗的“三盯”制度和进科研项目、进研究团队、进学科领域的“三进”制度,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进一步改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三是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显现。1人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并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人入选第八批“百人计划”,1人入选“三秦学者”,20人申报第九批“百人计划”,等。
8.开放办学步伐加快。一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7所海外知名高校新签校际交流协议,海外友好院校达到82所。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88人。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联合开办安德学院(已通过教育部专家初审)。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全年派出428人次,来访336人次。吕勒欧孔子学院稳步发展,全年招收学生149人。二是加强国内交流合作,与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以及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0余项,不断提高开放办学水平。
9.综合服务保障不断增强。学校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平衡,略有盈余。全年收入12.03亿元,支出11.27亿元。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中省对学校支持进一步加大。教育基金会规模不断扩大,新增教育基金2500余万元。严格执行审计监管制度,完成全年工程结算审计、财务审计和科研项目经费审签。持续加强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管理、教学资源网络信息化建设,以及图书馆、档案馆工作。积极推动后勤服务保障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家属区物业化过渡方案》,深化后勤精细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管理效益不断凸显。
10.校园建设稳步推进。工程训练中心及时交付使用,草堂校区紫阁书院Ⅱ标段学生食堂工程一层交付使用,完成文化景观建筑、百亩绿化带建设,草堂校区文化氛围和环境进一步提升,教职工公寓建设稳步推进,图书馆项目全面启动。雁塔校区周边开发项目“工程设计实训大楼”、“建科大厦”以及附属学校教学楼(一期)等稳步推进。
11.民生保障持续改善。2016年,学校新增3600多万元,先后两次调增在职人员基本工资。完成了1217名教职工草堂校区公寓的选房工作。修订学校《机动车交通管理规定》,大幅度降低教职工车辆校园内的停放收费标准,优化校园交通管理。增开通勤车班次,有效缓解两校区通勤和草堂校区师生出行问题。为草堂校区用餐教职工发放伙食补贴。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研究生“奖助贷补”资助体系,全年累计发放学生各类贷款、奖助资金超过1亿元。实施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增加幼儿园办学面积,附属中小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有效解决了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
12.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和政治保障。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在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党政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校师生员工,包括离退休老同志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部分 面临的形势和自身不足
在看到学校事业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与自身存在的不足。
从国家层面来看,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势必要淘汰落后产能,势必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关停并转,势必对科技创新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势必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社会贡献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从陕西和西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来看,继2015年西安市被中央确定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以来,去年,陕西省也被中央正式批准设立自贸试验区。当前,陕西正在努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向创新优势、市场优势转换。
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如何进行知识更新,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在国务院释放了那么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信号下,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如何使政策落实落地落细,打通产学研合作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建立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移机构,引导科研人员面向市场需求输出科技成果,等等,这些命题都将影响高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独特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中省大布局、大调整中,主动对接,找准站位,在自觉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进步的实践中,更好体现学校的价值,实现学校更好发展。
从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来看,国家“双一流”建设和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已经拉开序幕。“一流”建设的实质是强调大学有水平、有特色、有作为。国家“双一流”是一个长期建设过程,不搞身份固化,强调能上能下,实施动态管理。教育部将充分利用大数据、第三方评估等开展遴选认定工作。与此同时,陕西省已经将高校“四个一流”建设情况纳入全省追赶超越工作体系。目前,全省高校一流专业遴选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能否进入“一流”行列,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内涵、特色和质量,在其他方面我们没有更多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谋划,系统设计,找准短板,明确目标,合理选择建设路径,自主确定学科口径和范围,科学编制整体建设方案、分学科建设方案,作好长期建设的思想准备。
在认清形势,把握机遇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学校自身建设存在的短板。办学120年并校60周年的历史,给我们积淀了很好的特色和优势。但是,面对中省“一流建设”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客观审视自身存在的差距。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还不够高;研究生教育和本科专业办学水平级差较大;在国内具有绝对优势的学科偏少;科研核心竞争力不够强,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问题的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较少;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国家“双一流”和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的目标还不太匹配,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不足;国际交流合作和开放办学水平还需提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内涵发展,妥善加以解决,努力在国家“双一流”和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中争取主动,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部分 2017年工作思路和重点
2017年,是我校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创建国家“双一流”和陕西省“四个一流”的关键之年。学校今年的工作思路及要点已印发给各单位,共有8个方面,概括了26点,内容很全面,也很具体,我就不再重复。
下面,我强调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1.深化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及时总结试点学院经验,适时扩大试点范围,增强院(系)办学自主权和办学活力。理清机关部门管理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手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健全服务机制,强化服务功能。突出分类指导和分层竞争,修订完善并落实学校《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二级单位年度业绩考核试行办法》《绩效工资暂行实施办法》《“十三五”发展规划院(系)目标考核办法(试行)》,发挥好业绩考核和绩效分配激励引导作用。
2.持续推进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开展全员岗位聘任目标完成情况过程检查及期末考核准备工作,畅通不同类型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为教师合理职业发展创造空间。修订教师职称晋升办法,为推行非升即走、非升即转奠定基础。科学制定院(系)分配办法,健全完善院(系)治理体系,增强院(系)治理能力,调动基层单位和各类一线人员工作积极性。
3.深化科技与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激发院(系)和教师科技研发的积极性。理顺、规范、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学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作用,支持校办和院办科技服务型企业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品化、产业化。
4.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统筹推进信息系统融合升级、各类数据互通共享。加强学校和二级单位网站建设,扩大信息公开范围,缩短网页信息更新周期,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管理和运行提供信息支撑。以推进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为契机,建设学校基本状态数据系统,推进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人事等应用系统的共享融合。加强网络硬件建设,提高网络运行速度。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二、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一是结合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改革,创新模式,补齐本科教学工作短板。二是紧密跟踪陕西省一流专业遴选、建设工作,确保相关专业进入全省一流专业建设行列。三是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完善教研室教学法活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力度,完善课程网络平台。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的反馈机制及整改落实督办机制。四是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做好首批试点专业接受教育部的验收准备工作。五是做好各级教学成果奖、教改项目的组织策划、评选推荐工作,确保取得好成绩。六是做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相关专业评估工作。做好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申报、验收及考核工作。
2.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一是落实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改善育人环境,强化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二是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有效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学位授权点建设水平。试行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拓宽优秀生源选拔渠道。三是结合学科特点和行业需求,以导师培养能力提升为重点,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持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四是落实博(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问责机制,完善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学位授予质量。
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一是落实国家关于创新创业的相关规定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提高师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服务能力。二是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落实相关扶持政策。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学科竞赛,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进一步扩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的覆盖面,提高创新创业竞赛水平。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召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年会,出台学校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进一步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5.做好招生-就业工作。一是深化招生、就业与人才培养联动机制。要紧密跟踪国家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本科生大类招生改革,创新招生宣传形式,增强招生实效,强化院(系)招生主体意识,发挥好新生奖学金和学生选择权的作用,吸引优质生源。深入推进博士招考方式改革,发挥导师主体作用,继续实行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探索本—硕一体招生模式,提高生源质量。二是结合两校区实际,加强就业创业精准指导与服务。加强就业基地建设,着力巩固和开拓新的就业市场。今年的就业形势较去年有所好转,但是依然很严峻。就业指导部门和各院系要提前做好谋划,主动做好服务,抓紧就业工作这段“黄金时期”,为学生的充分就业、满意就业提供服务保障。
三、强化学科优势特色,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一是紧盯国家“双一流”和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动向,努力争取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前列,力争进入陕西省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分层竞争、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原则,做到领军学科要追赶,优势学科要超越,特色学科要振兴,新兴学科要崛起,不断强化学科优势,努力改变学科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三是加快学科布局调整的步伐,通过优化学科结构、理顺学科归属、整合学科资源等措施,构建有利于学科快速发展的布局结构。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力争一级学科博士点有新突破。四是紧密跟踪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动向,做好我校学科评估总结分析,加强学科信息动态监测与预警,推动学科内涵建设。五是开展学科带头人的遴选与管理工作,依托学科方向健全学科团队培养机制。六是加强各类学科建设项目的组织申报、实施、检查及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学科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1.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一是改进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努力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的深度融合。做好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早日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三是做好陕西省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等高端智库建设,做好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等新型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提升高新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和能力。四是加强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申报,力争全年科技项目合同额超过2.5亿元。五是做好科技成果奖励的组织策划申报,重点做好2项国家科技成果奖、10项省部级科技奖以及其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奖励项目的申报工作,努力取得新突破。加强科技平台的组织策划,新增省部级以上平台2—3项。
2.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行业和地方重大需求,努力产出原创性、标志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牢固服务意识,以服务奉献赢得支持,进一步加强与省市区域的交流合作,拓展校地、校企交流合作内涵,积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的实际问题,展示学科优势,提高综合实力。
五、加大引进培养力度,提升人才队伍水平
继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按照“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努力用好现有人才,大力培养后备人才,精准服务各类人才”的思路,努力营造不拘一格选拔、评价人才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一是以省上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为抓手,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力度。做好2017年院士增选申报和跟进服务工作。举办“雁塔学者”论坛,加强千人计划等海外高端人才招聘引进。做好国家级、省部级人才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加强万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等高端人才的遴选和培养。二是积极探索创新团队建设新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继续强化盯科研、盯课、盯岗的“三盯”制度和进研究项目、进研究团队、进学科领域的“三进”制度。三是制定院(系)人才引进奖励办法。加大师资博士后建设工作力度,吸引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出台优秀青年教师支持办法。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提高开放办学水平
深度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发挥学科特色优势,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范围和内涵,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高学校开放办学水平。一是积极申请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做好后期工作的跟进落实,争取设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澳大利亚大学安德学院,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4个本科专业和2个硕士专业的中外联合培养。二是加快建设国际教育学院,利用陕西省“三秦留学生奖学金”等吸引优秀国际学生来校学习,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进一步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提高留学生招收、培养、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三是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建设国际合作基地,参与国际科研项目合作,提升科研的国际化水平。加强孔子学院建设。四是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合作交流,深化协同创新。加强校董校友会建设,推进院(系)、专业、企业、行业校友分会建设,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校友工作体系。支持华清集团稳中求进,融合共赢,促进和谐发展。
七、加强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1.稳步推进草堂校区工程建设。全面竣工紫阁书院II标段,争取完工III标段工程。交付使用体育训练中心、污水处理厂。完成草堂校区教工公寓、游泳池工程建设。完成图书馆、绿色示范中心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机电-信控组团楼。优化美化草堂校区校园环境,完成主体育场、人防兼地下车库工程前期设计审批。
2.加快推进雁塔校区周边开发。落实工程设计实训大楼建设模式、融资及运营机制,控制工程造价,优化确定方案设计,积极开展招商运营工作。加强建科大厦项目建设的施工管理,力争年底前裙楼交付使用。
3.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一是坚持开源节流,加强增收节支,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利用国家PPP投融资模式政策,为学校新校区建设争取最大利益。做好资金调配,科学安排支出,保障学校重点工作。做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落实工作,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加强教育基金会建设,扩大教育基金规模,不断提高教育基金使用效益。二是落实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使用效率。按照学校《公用房管理办法》,优化办公用房资源配置,进一步向教学科研倾斜。加大经营性用房管理,实行公房出租出借归口管理,提高经营性用房经济效益。完善“招管分离,归口管理”的运行机制,稳步推进政府采购。三是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建设,加强后勤服务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4.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加强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强化安全责任,确保校园和谐稳定,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八、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持续改善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让广大师生共享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继续优先考虑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实施好雁塔校区家属区物业化过渡方案,提高住区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大周转房管理力度,积极推进雁塔校区老旧住区提升改建工程,启动南院住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示范工程建设,研究制定老旧住区新教师公寓规划建设方案。做好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工作。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和关心下一代工作。附属学校教学楼建设一期工程要确保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年底前完成教学楼二期主体工程。办好附中、附小、幼儿园,积极支持附中申报省级示范中学,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解决青年教职工的后顾之忧。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今天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正处在历史性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凝神聚力,追赶超越,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撸起袖子、挽起裤管、俯下身子加油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