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答疑   查看答疑
姓名:张苗
 日期:2019-5-12 12:31:33
 学生提问: 死区在挤压阶段基本不参与流动,那为什么不是绝对的死区,
老师回复:死区即前端难变形区,它是在挤压过程中,由于挤压筒壁和模具工作面对坯料表面的摩擦和冷却作用而使得该部分金属难于变形而造成的,但是难于变形并不是不变形,只是变形量比较小,毕竟它与变形区的金属仍然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此外,影响死区大小的因素有挤压温度、挤压比、挤压速度、摩擦系数等6个方面。在挤压的过程中,挤压温度一般会下降、挤压速度有一些抖动等,这些都会对死区的大小有一些影响,使得它的大小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死区并不是绝对的死区。
     
姓名:王雅
 日期:2019-5-8 8:05:49
 学生提问: 在采用多模孔挤压时,模孔越靠近挤压筒内壁,摩擦力越大,速度越小,死区越小是否与挤压速度对死区的影响挤压速度越慢,死区体积越大相矛盾?
老师回复: 在采用多模孔挤压时,模孔越靠近挤压筒内壁,死区越小的主要原因是:模孔越靠近挤压筒内壁,就距离死区越近,促使死区的金属向该模孔流动,导致死区较小,制品表面质量不好。因此,在多孔模设计时,为了防止铸锭表面脏物沉入制品,要求模孔与挤压筒边缘距离不能过小,一般取挤压筒直径的10%~30%(大挤压机挤压筒直径大,取下限,小挤压机取上限)。
因此,也并不是由于边部的摩擦力越大导致的速度越小造成的死区减小,也不会与挤压速度越慢死区越大矛盾。
     
姓名:张琳暄
 日期:2019-5-7 20:57:28
 学生提问: 老师,后端难变形区在挤压过程中可变化,到了基本挤压阶段的末期,其体积逐渐变小为一楔形;那前段难变形区呢?是否随着挤压有变化?
老师回复:在基本挤压阶段末期,后端难变形区由半圆形变成楔形,是因为坯料边部和挤压筒内壁的摩擦力较大,将促使边部的金属向中心流动,补充变形区的金属填充不及时这种情况。前端难变形区即死区的大小随着挤压的进行没有变化,因为只要死区和变形区之间的界面不断裂,死区的金属就不会进入到变形区中。
     
姓名:曹芳琳
 日期:2019-5-5 21:48:25
 学生提问: 老师,请问摩擦力增大,可以使死区增大,提高制品表面质量,但摩擦力增大也会使金属流动不均匀,这两个不相互矛盾吗?实际生产中是怎么选择的呢?
老师回复: 如果在实际生产中,仅通过调整摩擦系数来同时满足挤压产品的质量较高且在成形过程中金属流动均匀,这确实是矛盾的。
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不会采取只通过调整摩擦系数来达到既能产生高表面质量且组织性能又很均匀的产品。因为在提高挤压制品表面质量方面的方法有多种,如采用死区大的正挤压、挤压前对坯料进行机械加工、采用脱皮挤压等等。而使金属在挤压时流动均匀的方法也有多种,如润滑挤压、有效摩擦挤压、减小坯料和工模具之间的温度差、调整工作带的长度等等。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的措施有多种。
     
姓名:倪静悦
 日期:2019-5-5 21:21:26
 学生提问: 1.为什么填充系数过大会导致制品表面起皮、气泡缺陷? 2.尾部中心部位与尾部横断面的中间部位有何区别?
老师回复:答案如下:
1. 当填充系数过大时,也就是在填充阶段金属发生镦粗时的变形量越大,坯料侧表面产生拉应力的程度就越严重。当作用在锭坯表面的拉应力超过其表面金属强度时,在坯料表面就会出现微裂纹。在继续填充的过程中,被剧烈压缩并显著发热的高压气体就有可能进入到坯料侧表面微裂纹中。当金属从模孔中流出时,如果裂纹被焊合,则在制品表面出现气泡缺陷;如果未能焊合,则出现起皮缺陷。而且,坯料与挤压筒的间隙越大即填充系数越大,产生这些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大,也越严重。
2. 尾部中心指的是坯料尾部的中心线上;横断面中间不在坯料尾部的中心线,而在坯料尾部由中心到边部的中间位置。
     
姓名:许军
 日期:2019-5-5 9:00:48
 学生提问: 环形缩尾的定义是什么
老师回复: 在挤压过程末期,由于变形区内压出的金属供应不足,迫使金属沿挤压垫周边发生横向紊乱流动,把边部及侧表面处比较冷的或有油污的金属沿后端弹性区的界面回流而卷入到制品的中间层而在尾部横断面的中间部位形成一个完整或部分的圆环。
     
总计留言78条 首页 前页 下页 末页 第10页 共10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