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坚持加强对学生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进一步突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心坚持实践“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取得很大进展和成绩,尤其是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开展,使科研全面渗入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在依托学科建设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促进学生参加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中心的特色与创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学院经过多年的继承和发展,已形成一套系统的“模块化递进课程、系列化实验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科学化教学手段、制度化管理方法”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到严格有效的实验训练。随着信息技术深植社会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重点建设内容。中心统筹规划、系统整合,形成了5 个模块、27个实验项目的虚拟仿真资源,与化工实验室的实验教学设施相结合相结合,相得益彰,相互补充,共同促进面向未来的全国一流的化工类人才的培养。
中心引导身居教学第一线和科研第一线的教师投身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工作中,依托先进科研设施和创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传统实验项目,开设一批具有原创特质、针对性强的新型实验教学项目,以适应时代发展、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变化。
中心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人员现有教授4名,“省级高校巾帼建功标兵”1 人、“校级师德标兵”1 人、“教坛新秀”2 人。近5年来,中心人员获得奖项共计32 项、参加各类竞赛和创新计划34项,出版教材6部,建设专业骨干课程5项。成员申报各类项目共计50项,发表各类论文共计83篇,专利18项。科学研究在模型构建、数据资源、技术开发等方面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目前中心开设的所有与专业方向相关的实验项目均是基于中心成员的原创性的科学研究的设计和发展出来的。在科研成果转化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同时,教学实验的设计、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中师生互动、学生的虚拟仿真创新实践活动都促进了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同时中心鼓励教师、学生进行虚拟仿真模型的研究和程序的开发,中心形成了教研相长、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保证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