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网络接入方式
|
|
§6-3-3 帧中继网络接入 |
☆帧中继概述
帧中继是作网络互联(如INTERNET连接)的有效手段。它是由ANSI和CCITT标准化组织定义的、面向连接的数据链路层接口协议,它能为突发业务流量提供高性能价格优势,即其链路带宽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帧中继的优点包括:
1. 帧中继工作在ISO第二层,独立于高层应用协议,即帧中继能支持任何高层协议;
2. 帧中继可提供一种能支持多个虚电路的物理接口,用户不需要采用多个线路接口卡和专线,即可访问所有接入帧中继网络的远端客户设备;
帧中继是由X.25发展而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但其性能高于X.25。帧中继的形成原因是:
1. 由于用户终端的处理能力和智能化越来越高,特别是光纤的引入使得物理传输媒介的质量越来越好,在分段链路上提供纠错、反馈重传和重排序等一些既费时又复杂的服务越来越显得毫无必要;
2. 对网络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放弃了X.25在数据链路上的许多重复功能可以使网络处理速度明显提高。
虽然帧中继不象ATM那样具有发展魅力,也不象ISDN那样用途多样,甚至还没有自己正式的英文字母缩写,但正是由于它具有的以上优势,使得帧中继逐渐把
ISDN赶入单一的通信领域,甚至延缓了ATM技术的具体实施,成为寻求便宜且有效的远距离多点数据传输的用户最佳选择。
采用帧中继可以灵活地构成完全的网状数据网络,节省建网费用。比如对N个单位,若采用专线组成全网结构,需N*(N-1)/2条专线;而采用帧中继只需要N条帧中继线路。专线每增加一个点需增加N条专线,拓扑结构变化使得用户网络管理难度大大增加(随接入数的平方增加);而采用帧中继只需增加一个接入点,网络管理难度随接入数线性增加。
☆帧中继的特点是:
1、具有成熟的国际标准。
●ITU-T 国际电联:如CCITT I.122 I.431 Q.922 Q.931等;
●ANSI 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 如T1.606-1990 TISI/90-24(T1.6ca)等;
●FR Forum 帧中继论坛。
2、协议简单。
●帧中继是以简化方式交换和传输数据单元;
●在帧中继网络内部不进行差错检测和纠正;
●简单的网络拥塞管理。
3、传输速率高。
●帧中继传输带宽可达到64Kbps至34Mbps,典型速率为N×64Kbps至2Mbps.
4、突发传送。
●可允许用户数据按需占用带宽;
●突发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接入信道速率;
5、支持CIR。
●CIR(Confirmed Information Rate)承诺信息速率;即帧中继网络分配给用户的最小数据传输速率。
6、提供PVC永久虚电路和SVC交换虚电路两种虚电路。
7、兼容ATM技术并支持多种协议。
●帧中继可以作为ATM网络的数据接入,经适配后帧中继网可与ATM网互联;
●帧中继与路由器连接可支持多种协议,如以太网和令牌环等。
☆帧中继提供的业务
在ATM或其它高速技术达到实用之前,帧中继是目前较好的临时解决方法,ATM论坛和帧中继论坛都在争取制定协议使得两者可以共存于一个网络中;用户可以在网络内部使用ATM传输模式,远程连接时仍然使用帧中继。迄今,对大部分用户而言,帧中继可提供他们所需的全部带宽,帧中继网络主要应用有:
1、支持局域网互联;
2、将局域网连入广域网如INTERNET;
3、建立虚拟专用网;
4、ATM网络的数据业务接入。
X.25分组交换、租用专线和帧中继各有特点。下表是帧中继业务、X.25业务和租用专线业务的比较。
|
X.25
|
专线
|
帧中继
|
带宽 |
低
|
高
|
高
|
时延 |
大
|
小
|
小
|
灵活性 |
好
|
差
|
好
|
检纠错处理 |
有
|
无
|
无
|
使用费用 |
低
|
高
|
适中
|
|
7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