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辑 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 (周济,,教育部部长) |
第02辑 高才生带来的挑战 (伊安·治博(lan Chubb),澳大利亚国力大学校长) |
第03辑 高等教育创新的新机遇 (刘遵义(Lawrence J.Lau),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
第04辑 巴黎高科的经验及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案例分析 (多米尼克·迪克斯隆(Donminique Tixeront),法国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 校校长) |
第05辑 促进高级研究的制度性战略 (迪埃特·伦森(Dieter Lenzen),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校长) |
第06辑 战略性推进科学创新研究——庆应义塾大学的创新实践 (安西祐一郎(Yuichiro Anzai),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校长) |
第07辑 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学知识管理协调基础研究与技术转化的平衡 (马克·韦尔威纳(Marc Vervenne),比利时鲁汶 大学校长) |
第08辑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北京大学为例 (闵维方,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
第09辑 大学技术创新如何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以瑞典皇家工学院为例 (安德斯·佛洛德施特罗姆 (Anders Flodstrom,)瑞典皇家 工学院院长) |
第10辑 大学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源泉 (约翰·亨尼斯(John Hennessy),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 |
第11辑 开放合作,唯实创新——知识社会中的研究型大学 (顾秉林,清华大学校长) |
第12辑 为学习、发现和公民权利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竞争环境 (罗德里克·弗雷泽(RoderiCkFraser),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名誉 校长) |
第13辑 科研成果转化:大学创新能力发展的若干思考 (斯图尔特·麦卡钦(StuartN.McCutcheon),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校长) |
第14辑 全球竞争与合作下的大学创新 (杨祖佑(HenryYang),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校长) |
第15辑 大学与创新:多样性与临界质量 (伊安·莱斯利(LanLeslie),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 |
第16辑 大学在区域创新与合作中的战略伙伴关系 (艾伯哈德·贝克(EberhardBecker),德国多特蒙德大学校长) |
第17辑 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问题 (徐立之(Lap-CheeTsui),香港大学校长) |
第18辑 “博洛尼亚进程”背景下对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 (安东尼奥·诺沃阿(AntonioNovoa), 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校长) |
第19辑 大学如何服务于社会 (理查德·莱文(RichardC.Levin),美国耶鲁大学校长) |
第20辑 研究型大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朱崇实,厦门大学校长) |
第21辑 当前我国大学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朱清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
第22辑 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 (谢绳武,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
第23辑 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 (张信刚(ZhangXingang),香港城市大学校长) |
第24辑 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 (张信刚(ZhangXingang),香港城市大学校长) |
第25辑 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王生洪,复旦大学校长) |
第26辑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另一种思考 (王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
第27辑 应用型大学创新模式的发展与探索——香港理工大学的办学经验 (潘宗光(PanZongguang),香港理工大学校长) |
第28辑 主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李培根,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
第29辑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考 (纪宝成,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
第30辑 开放与大学创新 (展涛,山东大学校长) |
第31辑 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看法(上) (赫冀成,东北大学校长) |
第32辑 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看法(下) (赫冀成,东北大学校长) |
第33辑 博雅教育与创意经济 (陈坤耀(ChenKunyao),香港岭南大学校长) |